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其水资源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应运而生,它为城市景观用水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还能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城市景观中的水景元素,如湖泊、喷泉、人工瀑布以及绿化灌溉等,对于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城市景观用水主要依赖于城市供水系统提供的新鲜水资源,这导致了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城市景观用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大量新鲜水的消耗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或用水高峰期,城市供水压力剧增,甚至可能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景观用水使用后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这些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排水可能含有污染物,如营养物质(氮、磷等)、有机物、微生物等,若排入自然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的水源主要来自城市污水管网中的生活污水以及部分雨水径流。首先,通过专门的收集系统将这些污水收集到集水池中。在集水池中,设置有格栅等初步过滤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树叶、树枝、塑料垃圾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单元造成堵塞或损坏设备。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均质均量调节。由于城市污水的排放具有间歇性和水质波动较大的特点,调节池能够使后续处理工艺在相对稳定的工况下运行,提高处理效果的可靠性。
1. 好氧生物处理
从调节池出来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如活性污泥法处理池或生物膜法处理池。在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曝气设备向污水中充入大量空气,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活性污泥是由各种好氧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絮状混合物,其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食料进行新陈代谢,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等无害或低害物质。在生物膜法中,污水流经附着有微生物膜的填料表面,微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同样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好氧生物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降低污水的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2. 厌氧生物处理(可选)
对于一些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景观污水,在好氧生物处理之前或之后可增设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等。厌氧生物处理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并且能够对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分解,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但厌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的好氧处理才能达到景观用水的水质标准。
1. 混凝沉淀与过滤
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混凝沉淀单元。在此单元中,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混凝剂在水中水解形成胶体,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污水中的微小颗粒、胶体物质以及部分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凝聚成较大的絮体。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池底,实现固液分离。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过滤单元,过滤单元通常采用砂滤、活性炭过滤或膜过滤等技术。砂滤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和部分胶体物质;活性炭过滤则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的色度、异味以及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和微量重金属离子;膜过滤(如超滤、微滤)能够更精确地去除微小颗粒、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大大提高出水的水质清澈度和稳定性。
2. 消毒处理
为了确保回用于城市景观的中水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消毒处理是不可少的环节。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破坏微生物的 DNA 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则是通过强氧化性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消毒处理后的中水在满足相关水质标准后,可储存于中水储水池中,以备城市景观用水之需。
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配备有先进的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水质参数,如 pH 值、BOD、COD、氨氮、总磷、总氮、余氯等。根据监测数据,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曝气强度、药剂投加量、过滤速度等,确保处理后的中水水质稳定达标。同时,控制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远程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管理效率。
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能够将原本被排放的污水转化为可用于景观的再生水,大大减少了对城市供水系统提供的新鲜水资源的依赖。据统计,采用中水回用设备后,城市景观用水的新鲜水补充量可降低 50% 以上,在一些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甚至可以实现景观用水的自给自足,有效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通过对景观污水的处理和回用,避免了污水直接排放对自然水体造成的污染。在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被大量去除,降低了对城市湖泊、河流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保护了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止因污水灌溉或渗漏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和地下水污染,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使用经过处理的中水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可以保证景观水景的长期稳定运行。由于中水的水质相对稳定,且经过深度处理后清澈透明、无异味,能够使城市景观中的湖泊、喷泉等水景更加美观、清澈,增强了城市景观的观赏性和吸引力。此外,稳定的景观用水供应有助于维持景观绿化植物的生长健康,使城市绿化更加郁郁葱葱,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景观品质。
从长期来看,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虽然设备的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需要一定成本,但通过减少新鲜水的采购费用、降低污水排放处理费用以及可能获得的水资源节约奖励等,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成本回收并产生经济效益。例如,对于一个大型城市公园而言,采用中水回用设备后,每年可节省大量的水费支出,同时减少因污水超标排放而面临的环保罚款风险,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随着全球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技术创新方面,未来的中水回用设备将更加注重高效、节能、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例如,新型生物处理技术的研发将进一步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处理速度;膜分离技术将不断创新,开发出更高效、更耐用、成本更低的膜材料和膜组件;智能化控制系统将更加完善,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等功能,降低设备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政策支持方面,各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补贴政策和设立水资源回用标准等措施,鼓励城市景观项目采用中水回用设备,推动中水回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对采用中水回用设备的景观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提高了项目业主的积极性。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城市景观品质要求的提高,城市景观用水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也将促使城市景观项目更加积极地采用中水回用设备,以满足社会的期望和环保要求。
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作为一种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在城市景观用水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景观用水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城市景观中水回用设备必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打造美丽、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